技术经济指标(医学课题技术指标怎么写)

技术经济指标(医学课题技术指标怎么写)

连铸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1.连铸坯产量

连铸坯产量是指在某一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以月、季、年为时间计算单位)合格铸坯的产量。计算公式为:

连铸坯产量(t)=生产铸坯总量一检验废品量一轧后或用户退废量。

连铸坯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生产,或按供货合同规定标准、技术协议生产。

2.连铸比

连铸比指的是连铸坯合格产量占总钢产量的百分比。它是炼钢生产工艺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反映了企业或地区连铸生产的发展状况。计算公式为:

连铸比(%)=合格铸坯产量/总钢坯产量100% (1-2)

上式中总合格钢产量也是合格连铸坯产量与合格钢锭产量之和;是按入库合格量计算。

3.连铸坯合格率

连铸坯合格率指的是连铸合格坯量占连铸坯总检验量的百分比。又称为质量指标(一般以月、年为时间统计单位)。计算公式为:

连铸坯总检验量=合格连铸坯产量+检验废品量+用户或轧后退废量

(连铸坯切头、切尾、中间包更换接头量与中间包300mm以下余钢量不计算废品)

4.连铸坯收得率

连铸坯收得率是指合格连铸坯产量占连铸浇注钢水总量的百分比。它比较精确地反映了连铸生产的消耗及钢液的收得情况。

连铸浇注钢液总量=合格连铸坯产量+废品量+中间包更换接头总量+中间包余钢总量+钢包开浇后回炉钢液总量+钢包注余钢液总量+引流损失钢液总量+中间包粘钢总量+切头切尾总量+浇注过程及火焰切割时铸坯氧化损失钢的总量。

铸坯收得率与断面大小有关。铸坯断面小则收得率低些。

5.铸坯成材率

如果铸坯是两火成材时,可用分步成材率的相乘积作为全过程的成材率。

6.连铸机作业率

连铸机作业率是指铸机实际作业时间占总日历时间的百分比(一般可按月、季、年统计计算)。它反映了连铸机的开动作业及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

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钢包开浇起至切割(剪切)完毕为止的时间+上引锭杆时间+正常开浇准备等待的时间(小于l0min)

增加连浇炉数,开发快速更换中间包技术和异钢百思特网种的连浇技术,缩短准备时间,提高设备诊断技术,减少连铸事故,缩短排除故障时间,加强备品备件供应等均可提高连铸机的作业率。

7.连铸机达产率

连铸机达产率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一般以年统计),连铸机实际产量占该台连铸机设计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这台连铸机的设备发挥水平。

8.平均连浇炉数

平均连浇炉数是指浇注钢液的炉数与连铸机开浇次数之比。它反映了连铸机连续作业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9.平均连浇时间

平均连浇时间是指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与连铸机开浇次数之比。它同样反映了连铸机连续作业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10.铸机溢漏率

铸机溢漏率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内连铸机发生溢漏钢的流数占该段时间内该铸机浇注总流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溢钢和漏钢均属恶性事故,它不仅会损坏连铸机,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影响产量,还会降低铸机作业率、达产率和连浇炉数。因此铸机溢漏率直接反映了铸机的设备、操作、工艺及管理水平,是衡量连铸机效益的关键性指标之一。

11.连铸浇成率

连铸浇成率是指浇注成功的炉数占浇注总炉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浇注成功的炉数:一般一炉钢水至少有2/3以上浇成铸坯,方能算作该炉钢浇注成功。

12.其他指标的计算

除以上技术经济指标外,还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制约连铸正常浇注的一些重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备件寿命等参数作单独的统计。

(1)钢液镇静时间。钢包自离开吹氩或精炼位置至开浇之间,钢液的等待时间为钢液镇静时间。生产过程中,应根据钢包运行路线长短和钢包散热情况等因素,确定适合实际状况的镇静时间范围。

(2)连铸平台钢液温度。钢包到达浇注平台后,在开浇前5min所测温度为连铸平台钢液温度。该指标的统计考核,有利于保持连铸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稳定浇注。生产中应根据所浇钢种、钢包与中间包容量、连铸坯断面、拉速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钢液温度控制范围。

(3)钢液供应间隔时间。钢液供应间隔时间可以用前一钢包浇毕,关闭水口至下一钢包水口打开开浇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也可用每前后两包钢液到达连铸平台的时间间隔来表示)。它与冶炼、精炼周期及铸机拉速等因素有关。间隔时间最好控制在5min以内,百思特网以利于稳定拉速。

(4)中间包平均包龄。中间包平均包龄也是中间包使用寿命。它是指连铸在某一时间段内浇注的钢液炉数与使用的中间包个数之比(可以按月、季、年为时间单位统计计算)。计算公式为:

生产中,应根据中间包内衬耐火材料的性质、质量、中间包容量、所浇钢种等因素确定安全使用的最长寿命,即中间包允许浇注的最长时间,一般正常生产中不能随意超出规定的使用次数。

(5)结晶器的使用寿命。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是指结晶器从开始使用到更换时的工作时间,也就是结晶器保持原设计参数的时间。可用在这段时间内浇注的炉数或钢液总量来表示。更换结晶器的原因主要是结晶器在浇钢过程中有磨损变形,因而改变了原设计参数,影响了铸坯的质量。

另外,还可以以月、季、年为单位统计计算结晶器的平均使用寿命,即用通过结晶器铜管或铜板的钢液量与使用结晶器个数之比来表示。

连铸操作岗位

连铸操作岗位主要是:机长、浇钢工、主控室操作工、引锭操作工和切割工等。

1.各岗位简介

(1)机长。机长是浇钢操作的负责人,负责机组的生产、组织管理、设备维护使用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等工作;保证完成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生产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指导生产;注意钢液衔接、过程温度控制、开浇操作、换中间包操作及异钢种连浇等重要环节;随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发生,保证连铸正常生产;对设备要认真检查和监护,掌握本机组设备情况。

(2)浇钢工。浇钢工是浇钢操作的具体执行人员,由若干工人组成,各组员分工完成下列工作:浇钢前检查本机组的设备情况,准备好工器具和原材料;在浇钢生产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执行各项操作;事故状态下要配合机长排除故障;认真检查和维护好设备,发现设备故障立即报告机长;做好文明生产,保持现场清洁、整齐;无条件服从机长的工作安排及操作指令。

(3)引锭操作工。引锭操作工负责掌握当班设备状况,做好各项设备检查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好故障,确保正常生产;在浇注生产中负责引锭操作台上各种操作元件的控制和监视;执行送百思特网引锭、开浇脱锭及切头等项操作;生产中出现异常时及时与机长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

(4)切割工。切割工负责掌握当班设备完好情况,做好各项设备检查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好故障,确保正常生产;在浇注生产中负责切割操作台上各种操作元件的控制和监视;切割操作时要严格按规定尺寸切割连铸坯;生产中出现异常时立即与机长联系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主控室操作工。主控室操作工负责主控室内各种信号、指示灯、仪表及按钮的检查、控制和监视;向各有关岗位传达各项生产指令、过程温度及前道工序时间;反馈连铸机设备、生产和事故情况;浇注过程中注意按操作规程要求控制好冷却水及结晶器的振动参数;真实、准确、清晰地记载各种生产数据及情况。

2.各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其反馈

(1)机长与主控室操作工。互相传递的信息主要是:浇注设备的有关数据、前道工序生产控制的信息、浇注参数及浇注异常的情况等。

(2)机长与浇钢工。机长对浇钢工下达如下指令:操作指令、事故处理指令及特殊操作指令。浇钢工要将执行指令情况反馈给机长。此外,浇钢工要将对质量及安全工作检查的情况向机长汇报。

(3)机长与引锭工和切割工。机长下达操作指令、事故处理指令及特殊操作指令。引锭工和切割工反馈指令执行情况。此外,引锭工和切割工要将各类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连铸坯表面的缺陷情况报告机长。

(4)主控室操作工与浇钢工。主控室操作工向浇钢工传达各项生产指令,报告过程温度、节奏时间、钢液衔接情况、冷却水数据和结晶器的振动情况。浇钢工及时反馈连铸机浇注情况及各类事故情况。

(5)主控室操作工与引锭工和切割工。主控室操作工报告的信息主要是:生产计划安排、各项浇注生产要求以及生产操作程序,引锭工和切割工要及时反馈送引锭、脱锭、切割铸坯以及异常事故等情况。

版权声明:
作者:zhenggui002
链接:https://www.shoujiroot.com/archives/108597.html
来源:手机教程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